21世纪中心组织召开“2025年黑河流域生态监测技术联合测试及应用示范”第一次工作会
2025年3月8日,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(以下简称“中心”)在北京组织召开“2025年黑河流域生态监测技术联合测试及应用示范”第一次工作会。会议聚焦“十四五”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点专项(以下简称“生态专项”)生态监测关键技术研发、仪器装备研制与应用示范,旨在通过黑河流域真实场景下的联合测试,验证比对仪器研发的精准性、可靠性、稳定性,推动生态监测技术的协同创新,提升我国生态监测仪器装备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,通过开展黑河流域空天地一体化监测技术检验与应用示范,为全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提供科技支撑。来自北京师范大学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、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、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、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、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、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、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的60余位专家学者,中心张永涛副主任及生态环境处同志参加会议。会议由中心生态环境处刘荣霞副处长主持。
会上,张永涛副主任指出,黑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,涵盖了高山、冰川、农田、荒漠、戈壁等多种生态系统,具备复杂的地貌和生态环境,是验证生态监测仪器装备适应性和稳定性的理想场景。此次联合测试也是践行有组织科研,创新专项管理举措的一次有益探索,通过整合高校、院所、企业的多学科力量,以项目群的方式组织推动“大协作、大集成”,探索研发-测试-研究-应用并举的方式,为提升专项管理效能积累经验。针对后续工作,张永涛副主任提出几点希望。一是希望各项目单位能树立“一盘棋”思想,打破项目、单位的界限,凝聚共识;二是希望各项目单位能责任共担、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形成工作合力;三是期待各团队以使命感引领,顺利完成测试与应用示范任务,为全国脆弱生态区监测提供可复制的“黑河经验”。
会上,专项项目单位代表交流了联合测试的工作考虑,与会专家围绕本次联合测试工作方案开展了深入讨论。最后,与会代表共同会商确定了本次联合测试及应用示范的各项任务分工,以及专家组、工作小组的组建方式等。